德州学院山东东盟研究中心成立于2019年9月,现为山东省首批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建设单位。中心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指示,秉持“立足山东、辐射周边,连接东盟,放眼全球”的指导思想,组建国内外专家智库团队,着力打造多学科参与、研究问题聚焦、多重资源共享的专业化高端智库和研究平台,致力于面向东盟国家的信息发布、社会服务、对外交流合作、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开展。旨在通过严谨扎实的学术研究,增强山东与东盟国家间的了解和交流,为促进山东外事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中心成员主持承担教育部、国家民委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英语语言与亚洲学生》、《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教程(文史类)》、《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教程(理工类)》、《跨文化交际阅读文本》(文理)等专著、教材多部,建设山东省新建本科高校联盟慕课《中国与世界——文化理解》。中心利用德州-东盟产业合作论坛、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会议等平台,与东盟国家深入对话,广泛开展教育和文化交流。与菲律宾雅典耀大学合作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与马来西亚发林集团和拉曼大学合作建立教师培养计划,为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提供便利条件;定期举办“外语教育与‘一带一路’建设研讨会”、“一带一路”建设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教育培训等高峰论坛,打造山东东盟研究中心品牌活动。
一、中心建设目标
1.建成支撑山东需求的新型智库。聚焦山东政策需求,凝练主攻研究方向,形成既符合我校的办学特点,又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外事研究与发展的新型智库,成为服务山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东盟方向的重要思想库和创新源。
2.成为发布东盟信息的权威中心。中心充分利用我校在外语人才培养、东盟研究方面的优势,建设权威的东盟信息平台,为政府、学校及其他社会各界提供高效、多元的信息服务,成为山东省乃至国内外最全面、最权威的山东东盟信息高地。
3.打造高校一流人才聚集的高地。努力构建学术理念、创设学术团队、追求学术创新、打造学术品牌、培养学术队伍,开展国内和国际合作研究,稳步提升中心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4.产出标志性研究成果。通过搭建多层次宽领域的科研平台,形成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研究队伍,确定精准研究方向,产出有影响力的智库报告、科研论文与著作等标志性科研成果。
二、中心建设规划
1.以课题为带动,积极开展前瞻性研究。凝练主攻方向,突出问题导向,在关键领域和解决重大问题上充分发挥理论创新、战略研究、政策建言、社会服务等引领功能,发挥智库政策储备库和蓄水池作用。中心积极开展(1)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话语体系在东盟国家的接受与提升研究、(2)山东—东盟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研究、(3) “一带一路”视阈下齐鲁—东盟民俗文化交流与融合研究、(4)德州苏禄王墓与中菲文化交流研究、(5)山东与东盟国家合作平台机制研究等课题,并与马拉西亚拉曼大学共同开展“一带一路”社会经济学研究项目,探索打造中国-东盟经济共同体策略研究。
2.构筑智库人才高地,汇聚、培养高层次科研团队。一是探索建立 “任务围绕、项目推动”的人才柔性流动运行机制凝聚专职兼职科研人员;二是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智库的实质性合作,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与研究,形成国际研究和交流网络,建设国际化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
3.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增强在优势领域的话语权。中心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政府的决策和行业的发展战略,一是产出东盟地域研究系列丛书等标志性成果,为双方的经济、教育、科研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夯实理论研究基础;二是针对与东盟创建互联互通合作机制中的理论热点和重大现实问题,举办高层论坛、召开研讨会、举办讲座,影响和推动政策的制定与决策;三是撰写热点问题研究报告,定期发布智库研究领域的研究报告和相关专项研究报告;四是筹划开展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4.推进专题数据库建设,服务山东外事研究与经济发展。围绕山东外事工作创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密结合自身优势,凝练主攻方向,主动承接对策研究任务;加强智库信息化建设,进行权威资料的收集整理,开展社会调查、统计分析、案例集成等专题数据库的长期建设,提高信息资源共享水平,为山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今后,山东东盟研究中心将牢记作为一个外事研究与发展高校智库服务于党与国家面向东盟友好合作及服务于山东现实需要的初心,不忘推动中国-东盟国家关系友好发展的使命,重点研究其历史文化、政情政制、经济发展、人文教育等,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把德州学院山东东盟研究中心发展成为国内外最完善的东盟研究平台,成为一个向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提供信息咨询的高端智库。
山东东盟研究中心负责人简介
马应心,1966年3月19日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历任德州学院国际处处长、国际教育交流学院院长,现任德州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主任、山东东盟研究中心负责人、山东省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侨联委员、山东省欧美同学会理事、德州学院欧美同学会会长。
主持“山东省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评价性思维的培养研究”、“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比较研究”等省规划重点课题,主持“山东-东盟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研究”等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课题;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重点课题5项、厅局级课题10余项,获山东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三等奖,德州市社科优秀成果一、二等奖。
出版教材和专著7部,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省教改重点 课题“基于CBI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与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研究”,主持省级一流慕课《中国与世界:文化理解》,校级教学名师。
任山东东盟研究中心负责人以来,制定了中心智库建设发展五年规划,加强科研团队建设,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取得突破,科研促进明显,力争使山东东盟研究中心成为国内外北方最完善的东盟研究平台,成为一个向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提供信息咨询的高端智库。